首页 资讯 正文

北方糖馅粽子发源地南谢堡村:传承六百年,年销600多万个

体育正文 139 0

北方糖馅粽子发源地南谢堡村:传承六百年,年销600多万个

北方糖馅粽子发源地南谢堡村:传承六百年,年销600多万个

“我们村(cūn)是中国北方糖馅粽子的(de)发源地。有600多年制作糖馅粽子的历史。” 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南谢堡(nánxièbǎo)村党支部书记张亮说。5月30日,上游新闻记者探访南谢堡村发现,来此购买粽子的人络绎不绝,同时,该村通过网络(wǎngluò)直播带货,将粽子销往全国各地。 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南谢堡村(cūn)。上游新闻记者 崔涛 摄 南谢堡村(cūn)是河北省南部的一个小村庄,也(yě)是中国北方糖馅(tángxiàn)粽子的发源地。据当地学者考证,南谢堡村糖馅粽子制作技艺是在明朝初年,山西文水县(wénshuǐxiàn)一户殷姓人家迁到南谢堡村,带来了糖馅粽子制作技艺,并传承至今。 张亮介绍,糖馅(tángxiàn)粽子(zòngzi)制作方法较为繁琐,是一门展示匠心、考量水准的技艺,其中关键的技术就是“炒糖(chǎotáng)”和“搓糖蛋”。炒糖选用优质(yōuzhì)的白砂糖,干锅放糖,小火慢炒,不断搅拌,直至白砂糖全部融化,呈现焦糖色,液体浓稠,颜色透亮,再放入一把炒香的芝麻添入翻(fān)匀出锅。 “炒好的(de)糖要立即倒在铺着一层薄薄熟面的案板上,趁热将糖稀揉搓成大小均匀的‘糖蛋(tángdàn)(tángdàn)’,随后将揉搓好的‘糖蛋’放在器具中,加入蒸熟的白面,像裹元宵一样上下颠簸旋转,分三次撒上清水,确保(quèbǎo)‘糖蛋’均匀裹上面粉,这样精心制作出来的‘糖蛋’大小均匀,造型圆润,可以(kěyǐ)在蒸煮过程中保持原样。” 张亮说。 糖馅粽子(zòngzi)。图片来源/肥乡区宣传部 此外,糖馅粽子的(de)蒸煮过程也颇为讲究。用(yòng)粽叶包裹住优质的糯米,并填充一颗“糖蛋”之后,就到了煮粽子的环节。糖馅粽子上锅需要大火煮1个小时,小火煮1个小时,之后还需熄火(xīhuǒ)在锅中(zhōng)焖4个小时,这样能让粽子中心的“糖蛋”化而不散。这样煮熟的糖馅粽子轻轻咬上一口,内芯是一汪澄澈透亮的“糖水”,外裹(wàiguǒ)着软糯香甜(xiāngtián)的糯米。米透着汁,汁浸着米,清香甘甜(gāntián)的味道在口腔蔓延开来,瞬间通过味蕾传遍全身,由舌尖传至心尖,一种轻松的愉悦瞬间爆棚。 在南谢堡村,粽子已经成为该村村民致富的产业。在60岁(suì)的村民冀英家中,她刚刚(gānggāng)包完端午节最后一批粽子。 “我一个人一天(yītiān)能包2000个粽子,端午节(duānwǔjié)前四五天的时间里,一共包了(le)6000个粽子,都卖完了,挣了5000块钱。” 冀英高兴地说。 糖馅粽子。上游新闻记者 崔涛(cuītāo) 摄 南谢堡村从最初的(de)家庭作坊式生产,发展成为工厂统一生产,该村每年销售粽子600多万个(duōwàngè),销量逐年递增。 在该村的粽子工厂,“90后”厂长(chǎngzhǎng)路贝贝正组织工人将一箱箱粽子搬上货车,这些粽子将发往(fāwǎng)北京、河南、安徽等地。 路贝贝(lùbèibèi)本是一家互联网(hùliánwǎng)企业的员工,看到村里蓬勃发展的粽子(zòngzi)产业,他萌生了回村创业的念头。2020年,路贝贝在村“两委”的支持下,回乡创办粽子加工厂,他下决心要将粽子卖得更远一些。 在工厂中,记者看到工人们按照分工有序作业(zuòyè),从漂洗粽叶、淘洗糯米(nuòmǐ)、包扎粽子到高压蒸煮、真空包装,一箱箱粽子走向餐饮市场。 “除了(le)传统的糖馅粽、蜜枣粽之外,还有豆沙粽、菊花粽、八宝粽、紫米粽、花生粽等多个品种。如今,每年(měinián)我们粽子(zòngzi)的销量超300万个。”路贝贝介绍,在丰富粽子品种的同时,他创立了品牌(pǐnpái),注册了商标,采取线上线下销售相结合,通过冷链运输把粽子卖向全国。 端午前夕(qiánxī),南谢堡村举办粽子产销对接(duìjiē)活动。图片来源/肥乡区宣传部 在南谢堡村(cūn)村委会内,张亮又有了新工作。他每天上(shàng)午都会进行直播带货。“从今年年初(jīnniánniánchū)起,我带着村民在线上销售粽子,经过培训,我们村有了十几个主播。通过直播,给村民带来了50多万元的收益。” 据张亮介绍,南谢堡村(cūn)有410户村民,其中200多户700多人从事粽子(zòngzi)制作、包装、加工和销售(xiāoshòu)。该村粽子销往北京、天津、河北、山东、内蒙古(nèiménggǔ)等地,年产值达600多万元。每年在端午节前夕(qiánxī),该村都会举办粽子文化节、粽子产销对接活动,浓厚节庆氛围,激发乡村活力。 “南谢堡村糖馅粽子制作技艺已经成为肥乡区非物质文化遗产(wénhuàyíchǎn),我们(wǒmen)正在积极申报邯郸市非物质文化遗产。此外,我们将扩大原有加工(jiāgōng)厂的(de)规模,增加加工厂的数量,引入自动化加工设备,带动更多的村民致富增收,将糖馅粽子销往全国各地。” 张亮说。
北方糖馅粽子发源地南谢堡村:传承六百年,年销600多万个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