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绿水青山的中国丨逆袭!荒草水塘变身文旅新地标

体育正文 271 0

绿水青山的中国丨逆袭!荒草水塘变身文旅新地标

绿水青山的中国丨逆袭!荒草水塘变身文旅新地标

大型融媒体行动“美丽(měilì)中国 四季行歌”之《绿水青山(lǜshuǐqīngshān)的中国》继续带您赏大地美景,看美丽中国。在吉林长春有一处备受欢迎的南溪湿地公园,不同于一般处于城外(chéngwài)远郊的湿地,南溪湿地就(jiù)地处在主城区,每逢周末,数以万计的游人会携亲带友奔赴那里(nàlǐ),度过惬意美好的一天。

眼下,南溪湿地的植被尽管还没有繁茂生长,但一簇簇新绿更能(gèngnéng)让人感受到蓬勃生机。占地240多公顷的湿地公园是2017年建成的,共由6部分水体(shuǐtǐ)组成,包括蝶湖、莲湖、映云湾(yìngyúnwān)等,从空中看,星罗棋布的水体如同镶嵌在(zài)城市里的一颗颗清澈眼眸,在波光盈盈间闪动着(zhe)秀美之气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尽管这是一块被居民区和商业区包围的湿地,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(gòngshēng)的环境,每至春夏时节,都会吸引白鹭、鹊鸭等30多种鸟类前来栖息、繁衍。这些灵动的小家伙们更为湿地增添(zēngtiān)了灵气,成为众多(zhòngduō)摄影(shèyǐng)爱好者的乐享之地。

如果说生态美景是南溪湿地(shīdì)的(de)“面子”,它的“里子(lǐzi)”则(zé)是守护城市(chéngshì)生态的“超级净水器”。与南溪湿地仅一街之隔的就是长春市的母亲河伊通河,通过地下管网与其相连。保障伊通河水质(shuǐzhì)的关键,就在于(zàiyú)确保入河水源达标。南溪湿地采用“海绵城市”的设计理念,构建起生态滤网,将周边的雨水收纳之后,通过水生植物、微生物以及鱼类的协同净化,每天以超一万立方米的净化水量,持续为伊通河注入清洁水源。而在伊通河沿岸,这样的生态“净化器”还有多处。

如今,南溪湿地不仅是长春市的“生态滤芯”,更成为城市消费(xiāofèi)新的增长点。去年当地巧妙利用湿地周边空间,打造了以(yǐ)集装箱建筑为主体风格的南溪里文旅小镇,来到这,不仅可以品美食、喝咖啡,还覆盖了像书店、音乐工坊(gōngfāng)、文创店、体育场馆(tǐyùchǎngguǎn)等多种多样的文体消费场景,使这里很快成为大受(dàshòu)年轻人欢迎的热门打卡地。

从昔日(xīrì)荒草水塘到如今的生态乐园、文旅新地标,这块(zhèkuài)湿地的蝶变,正是用生动实践讲述着生态保护(bǎohù)与城市发展相得益彰的故事。而随着生态治理的持续深入,相信这样动人的故事将不断续写新篇。

绿水青山的中国丨逆袭!荒草水塘变身文旅新地标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